企业出海新挑战:ESG合规

近年来,受国内部分产能过剩、成本上升、海外新兴市场潜力和新技术赋能等因素驱动,中国企业纷纷将全球化作为企业增长的第二曲线。跨境业务和海外拓展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然而,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一项新的挑战:ESG合规。除了传统的法律法规风险和文化冲突,企业还需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已然成为企业出海的关键因素。
相比过去,全球政府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出台了更加严格、更高的ESG标准,关注的议题广度和深度增加,对“洗绿”的监管也更加严格。
   欧盟
2022年11月,欧盟理事会通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2023年1月5日起正式生效,逐步适用于在欧盟开展业务活动的大型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需发布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详尽披露社会和环境问题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机遇,以及企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2023年5月17日,欧洲议会通过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对欧盟进口的碳密集产品,征收碳关税,主要涉及水泥、钢铁、铝、化肥、氢、电力六大行业。
2024年1月17日,欧洲议会通过了《赋能消费者以实现绿色转型指令》,指令禁止基于温室气体排放抵消的声明,即声称产品/服务/活动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具有中和、减少或积极的环境影响;禁止在没有证明文件的情况下提出以下通用环境声明等。
欧盟《新电池法》于2024年2月18日起正式实施,自2024年7月起,动力电池以及工业电池必须申报产品碳足迹,需要提供电池厂家信息、电池型号、原料(包括可再生部分)、电池碳足迹总量、电池不同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碳足迹等信息;到2027年7月要达到相关碳足迹的限值要求。同时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持有符合要求的“电池护照”,记录电池制造商、材料成分、可回收物、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不管是电池生产企业,还是做新能源整车出口的企业,都要遭遇非常大的挑战。
2024年4月23日,欧洲议会通过了《欧盟市场禁止使用强迫劳动产品条例的草案》,将对涉嫌使用强迫劳动的产品进行调查,若证据确凿,则将禁止该产品在欧盟市场销售。
2024年5月24日,欧盟理事会批准通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CSDDD)。该指令将逐步适用于欧盟企业及在欧盟境内达到相同营业额门槛的非欧盟企业。CSDDD要求企业及其上下游合作伙伴预防、终止或减轻对人权和环境的负面影响。企业需将尽职调查程序纳入其管理体系,对尽职调查过程的有效性进行持续跟踪并公开披露。在欧盟市场布局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国企业将直接被列入CSDDD的非欧盟企业清单,并需遵守该指令的尽职调查规定,这些企业包括员工人数超过一定数量(如500人)或全球营业额超过一定金额(如1.5亿欧元)的欧盟公司及其母公司。此外,与欧盟公司有业务往来的企业也面临被调查的风险,如纺织和服装行业、农业和食品行业以及矿产行业等。如果尽职调查未通过,这些企业可能会被欧盟客户剔除出供应链,从而造成重大的业务损失。

   美国

2021年12月23日,美国《防止强迫维吾尔族人劳动法》(The 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以下简称“UFLPA”)正式生效。该法案通过“可反驳的推定”原则,推定所有新疆产品皆通过“强迫劳动”生产,除非进口商能提供明确且令人信服的相反证明。

   德国

2023年1月1日,德国《供应链企业尽职调查法》开始实施。根据该法案,德国公司需定期履行对直接和间接供应商在人权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尽职调查义务。

   加拿大

2023年5月3日,加拿大议会通过了《打击供应链强迫劳动和童工法案》,旨在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减少供应链中存在的强迫劳动和童工现象。
面对日益严格的全球ESG法规,出海企业亟需建立全球ESG合规和风险控制体系,推动自身及供应链的ESG管理。
1. 尊重和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和法律法规
在进行海外投资和市场开发时主动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多元文化,避免由于因为忽视或不了解而触犯东道国的劳工、环保等法律法规,遭受政府的处罚、非政府组织的抗议和公众的投诉。
2.将ESG融入企业战略和发展规划,建立健全ESG治理体系
制定并实施全面的ESG合规体系,涵盖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个方面,包括政策制定、制度设计、执行监督和持续改进,确保企业内部和供应链上下游的ESG合规。通过开展ESG实践,出海企业可以获得当地政府和消费者的认可,降低法律风险,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3. 实施尽职调查与报告机制
在供应链管理中实施尽职调查程序,对其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审核和评估,并提供供应商行为准则,以确保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符合企业的ESG标准。定期发布ESG报告,详尽披露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方面的绩效。只有与符合ESG标准的供应商合作,企业才能够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ZH_HK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