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经新闻网站Eco-Business的最新报道,欧盟委员会拟议中的《综合法案》(Omnibus)可能会显著削弱其两大核心可持续发展法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的强制力。据称,执行副主席Stéphane Séjourné与委员会主席Ursula von der Leyen原计划在2月26日提交的法案可能会推迟至3月发布。有预测指出,委员会可能会考虑将CSRD与CSDDD的适用范围缩减至更基础的层级,特别是CSRD,其适用范围或将调整至与CSDDD一致,即员工人数少于1000人的公司将无需再遵循该法规进行报告,这将导致约85%当前受该法规管辖的公司被排除在外。此外,CSRD的双重重要性原则也可能面临挑战,转而侧重于单一的(财务)重要性标准,这可能需要对《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ESRS)进行大幅修订。同时,CSDDD的11项关键要素,包括气候过渡计划和责任等,也将面临重新审议。这一系列变动在企业界、投资者及环保组织间引发了广泛争议。
争议的核心点包括
报告门槛的提升:原本要求所有大型企业(员工数超过250人)及上市公司强制披露ESG数据的规定,现在可能会豁免部分中小企业,并赋予企业更多自主选择披露框架的权利,从而降低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尽职调查责任的缩减:CSDDD原本要求企业对全球供应链中的环境与人权风险进行强制性尽职调查,但最新草案可能将责任范围限定在“直接供应商”,并允许企业以“商业敏感性”为由避免部分信息的披露。
执法机制的软化:成员国对违规企业的处罚权限可能受到限制,且缺乏统一的欧盟层面监督机制,这可能导致法规的执行力度在不同成员国间出现显著差异。
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反应如下
企业界:部分行业团体对法规的灵活性调整表示支持,认为过度的监管会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
投资者:养老基金与ESG资产管理机构则批评此举将削弱市场透明度,从而阻碍可持续投资决策的制定。
非政府组织:环保组织警告称,欧盟的绿色议程正受到商业游说的侵蚀。
这些潜在的政策变动可能带来以下影响
企业实践:若法规被弱化,企业的ESG投入可能会从“合规驱动”转变为“自愿行动”,从而减缓低碳转型的步伐。
投资者风险:非标准化的数据将增加ESG评级的难度,进而影响投资组合的气候风险评估。
全球标杆效应:欧盟若在这一领域倒退,可能会影响其他地区(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气候披露规则)的政策制定雄心。
深入分析显示,此次政策调整反映了欧盟内部在“经济竞争力”与“气候雄心”之间的权衡。在能源危机与产业外迁的双重压力下,欧盟试图通过减轻企业负担来稳定经济,但这可能以牺牲《欧洲绿色协议》的公信力为代价。长期来看,碎片化的ESG规则可能会加剧“漂绿”风险,迫使投资者更多地依赖私营标准(如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委员会ISSB、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来填补监管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