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日益加深,组织机构正积极投身于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迈向净零排放的伟大征程。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精心编纂了《净零排放行动指南》,旨在为全球组织机构提供一条清晰、可行的路径,助力其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该指南强调的核心策略包括:
减排行动是首要之选,通过优化能效、采用可再生能源、引入低碳产品及创新减排技术,从源头上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对于难以避免的排放,碳补偿机制则提供了有效补充,通过投资于温室气体清除项目,实现排放量的平衡。
同时,透明度与问责机制至关重要,定期监测并报告排放数据,不仅有助于建立公众信任,还能揭示改进空间,追踪减排进展。邀请利益相关方参与,包括员工、客户和投资者,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形成强大的合力。
此外,《净零排放行动指南》还强调了公平与公正原则,确保气候行动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协调。组织应设定明确目标,即到2030年全球GHG排放量较2018年基线减少50%,并力争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同时努力将全球升温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1.5°C以内。
在设定目标时,组织需全面考虑范畴1(直接排放)、范畴2(间接排放,如能源采购)和范畴3(其他间接排放,如价值链中的排放)的所有GHG排放。对于范畴1,组织应重点削减物理和化学加工、运输、逃逸性排放及固定源排放。范畴2则需通过提高能效、转向可再生能源来减少能源消耗。范畴3则涉及产品和服务使用、资助、促进和保险活动相关的排放,组织需与价值链中的其他组织合作,共同推动减排。
为实现这些目标,组织还需制定中期里程碑,如设定每十年减半排放的最低目标,并提供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计划。同时,推动技术创新与普及,支持各部门的净零排放努力。在设定目标时,组织应确保与科学路径和1.5°C温控目标的一致性,同时确保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可实现。
总之,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实现GHG净零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净零排放行动指南》为组织机构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策略,助力其迈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GHG净零排放,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关注,实现温室气体(GHG)净零排放已成为全球组织机构的首要任务。国际标准化组织为此推出了《净零排放指南》,为组织机构提供了一条实现净零排放的清晰路径。该指南的核心策略包括减排行动、碳补偿机制、透明度与问责、利益相关方参与以及公平与公正原则。
在设定净零排放目标时,组织需全面考虑范畴1至范畴3的所有GHG排放。范畴1排放主要源自物理和化学加工、运输、逃逸性排放及固定源;范畴2则涉及能源消耗和能源采购;范畴3则涵盖了产品和服务使用、资助、促进和保险活动相关的排放。为实现这些目标,组织需制定科学的中长期目标,并设定中期里程碑,如到2030年全球GHG排放量较2018年基线减少50%,并力争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
同时,组织还需加强技术创新与普及,推动各部门实现净零排放。此外,与价值链中的其他组织合作,共同推动减排,也是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在设定目标时,组织应确保与科学路径和1.5°C温控目标的一致性,同时确保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可实现。
总之,《净零排放指南》为组织机构提供了详尽的路线图,助力其实现净零排放目标。通过共同努力,全球有望实现GHG净零排放,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